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近几年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国内很多城市都在通过物联网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比如大部分城市都在进行水、电、燃气的智能化改造,实现这些市政服务的信息统一,或者在城市的排水管道、立交桥部署水位监测,对城市排水做监测。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可以构建出城市运行状态,提高城市管理、调度效率。
但是,由于缺少统筹规划、没有系统标准,大部分数据并不能开放共享,有时甚至同一个路口的摄像头与红绿灯都无法互通,无法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自动调节红绿灯。
另外,各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大量的数据孤岛,是目前智慧城市推动中比较大的障碍。新型智慧城市要推动城市大数据跨行业、跨政府部门、跨区域的开放、共享,才能实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
根据相关部门对现有智慧城市做的定量评价工作,按满分100分算,中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平均分只有58分,70%的城市都处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起步区和准备区。因此,中国目前仍没有一个标杆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