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328-9098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呈现3种状态,各有特征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呈现3种状态。当然,这是必须的。

第一个阶段,有几个明显特征。

第一,中国主导,第一场物联网大会在中国举办,第一个物联网技术路线图由中国提出。

第二,政府主导,想必在物联网圈子待过5年以上的人,对“物联网专项基金”、“物联网示范试点工程”等专业名词不会陌生,并且当时有很多所谓的物联网企业就是靠拿政府的示范工程而生存的。

第三,互联网巨头们不感兴趣,当时他们不泼冷水已经算给面子了。

第四,圈地运动,即很多企业借着物联网概念圈了大片土地,美其名曰打造物联网产业园,上海某个以G开头的RFID企业,和杭州某个以L开头的嵌入式通讯模组企业便是个中案例。

第五,多种概念互相打架。当时可以说是一年提出一个新概念,每个概念都认为自己包容万物,除了物联网外,还有云计算、移动互联网、O2O、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清楚的记得当时一家云计算企业的CEO看到物联网三个字时,一脸蔑视地说:“什么物联网,都是浮云。”

第六,物联网概念亦有分歧。比如当时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物联网就是传感网,即现在通用的物联网技术路线图的传感层,另一种则认为,物联网包含传感层、通信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层。总体来讲,物联网产业确实处于萌芽期,市场处于混沌期。

第二个阶段,也有几个明显特性。

第一,国际力量重度参与。Google收购Nest是其一,Apple还推出了智能手表。

第二,互联网巨头与资本市场开始关注。比如物联网领域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在2014年拿到投资的,尤其是互联网巨头们,几乎每家霸占了一个物联网开发平台公司。当然,这可以说是拜“Google收购Nest”所赐,否则他们可能看都不愿意看一眼。想想真是可怕。

第三,物联网企业开始分层。比如“产业链上下游”开始逐步显现:芯片厂商、传感器厂商、模组厂商、IaaS厂商、PaaS平台厂商、SaaS平台厂商,智能硬件厂商、渠道服务商、大数据技术厂商、系统集成厂商、服务运营厂商等。也就是说物联网企业在不断“摆正”自己的位置。

第四,传统产业深度参与。尤其是家电制造业、工业生产、医疗健康、交通等领域。

第五,各种概念相互支持。比如很多云计算企业开始认为自己是物联网产业的一环、大数据企业也认为自己是为物联网而服务的等。但是,即便如此,这个阶段的物联网产业,依然要用混乱来形容。

第三个阶段,就是今年——2016年以后。这个阶段,应该说竞争着力点更加明晰,但远远没到真正的发展之际。

更多物联网资讯,武汉日创科技实时报道。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