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英文翻译是IoT,Internet of Things,即一切联网的物体,相对于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终端的移动互联网而言,IoT上的连接点更多:Gartner的数据显示,现在全球联网设备大约是50亿台,到了2020年,这一数据将会增长五倍达到250亿台。除了Gartner之外,IMS、IDC诸多机构都给出了类似的预判:联网设备在五年内将增长数倍。
这些设备包括家里的电器,小区的门禁,街上的汽车,路边的垃圾桶,车里的包裹,工厂的设备,农场的牲畜……等等,越来越多的传感器会遍布在这个世界,默默地采集和上传数据。
云端存储的数据总量将比设备总量的增长速度将更快,达到500万PB(1024TB,1TB为1024GB)的水平,今天的数据规模太小。为什么会这样呢?除了LBS这类数据之外,移动互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主要是人类主动产生的:发微博、点赞、拍照等等。IoT时代,许多联网设备例如智能汽车、智能摄像头、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系统,它们时时刻刻都在产生着比特化的数据,这些数据通过互联网被同步并存储到云端。
可以看到,IoT(物联网)彻底改变了数据生产和采集的模式:它让生产者指数级增长的同时,将数据采集和上传变成了7*24小时,物理世界在不同时间点都会在云端有一个『快照』。
更重要的是,IoT(物联网)在采集到海量数据之后,可对其进行结构化处理和挖掘应用,通过这些应用,让人类的生活更加舒适、安全和环保,让人类的生产更加高效和节能——这是人类将万物连接起来的初心所在。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要大量『大数据挖掘者』参与到物联网大数据掘金之旅——如果没有海量开发者入围,就不会有iPhone的巨大成功;同样,物联网要激活大数据的前提,是大量开发者进来针对物联网开发更多大数据应用。
日创科技专注物联网音视频解决方案,为企业做个性化定制开发。